序号 | 姓名 | 简介 |
1 | 顾方舟 | 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建立了“脊灰”病毒的分离与定型方法,制定了“脊灰”活疫苗的试制与安全性标准,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脊灰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指导了中国后来20多年数十亿份疫苗的生产与鉴定 |
2 | 姚期智 | 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
3 | 叶企孙 |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当代物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在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早年和W.杜安、H·H.帕尔默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 |
4 | 严东生 | 材料科学家,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性能无机材料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在高温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
5 | 王小谟 | 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先后主持研制过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雷达,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 |
6 | 龚祖同 | 应用光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毕生从事光学材料、高速摄影、光纤与集成光学、变折射率光学、光电子学等方面的研究 |
7 | 方守贤 | 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对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作了改进,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 |
8 | 陈佳洱 | 核物理学家,加速器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
9 | 葛修润 | 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首次研制成功100T和200T级的液压枕,首次在现场成功实现了“单块法试验” |
10 | 姚骏恩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先后主持、参与研制完成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1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
研究声明:上海十大科学家排行榜,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江苏省的科学家,综合考量他们取得的科研成就、荣誉头衔等、知名度、影响力等情况,并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上海科学家介绍顾方舟顾方舟(1926年6月16日-2019年1月2日),男,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伦敦)院士,欧洲科学、艺术、文学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及控制的研究长达42年,是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2019年1月2日,顾方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详细>>】叶企孙叶企孙,1898年出生于上海,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20世纪20年代与合作者对普朗克常数作了精确测定,其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16年之久。其研究液压对磁体磁导率的影响,并在12000kg/cm2压强下测量了铁、镍、钴和两种钢的磁导率,理论分析与实验定性相符合。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是中国当代物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在培养科学人才、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王小谟王小谟(1938.11.11-),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人,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详细>>】